
陳守強:樂意成為它山之石
在交通部公路總局資訊室主任陳守強的心目中,不論是「安全臺灣SafeTaiwan風險管理協作平台」,還是「第3 代公路監理監理資訊系統」,這二項讓他獲得105資訊傑出人才的成就,在整個建置過程中,都是艱困的工作,但不論成功與否,陳守成都樂意分享這些經驗,只希望能為別人帶來幫助。
進入公路總局任職前,陳守強憑著深厚的工程底子,主要從事土木、水利、水土保持、防災等工作,也正因為如此,進入公路總局擔任養路組救災指揮中心正工程司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建置「安全臺灣SafeTaiwan風險管理協作平台」的前身「公路防救災GIS決策支援系統」,當時僅供公路總局內部使用的系統。
陳守強回憶,在那個年代,人們其實對於資訊科技到底能帶來什麼樣的助益,仍抱持猶豫的態度,更不用說,現在已愈來愈受到重視的開放資料。但是不論是氣象局的強降雨資料、水利署淹水水位和水庫放水的資料⋯⋯等等,都對全台公路的防災有著莫大關係。
如今新一代的「安全臺灣SafeTaiwan風險管理協作平台」已能夠透過包括政府機關、民間組織、學術單位、私人公司等在內的28個合作單位,整合更完備的數據資訊。陳守強更堅信,必須善盡管理人的責任。透過數據整合、分析及持續校正,預判的準確度提高至30%或30%以上,雖仍不能盡如人意,但一般用路人也應有獲得這些資訊的權利,因此「安全臺灣SafeTaiwan風險管理協作平台」還開發App軟體,讓一般用路人在獲得資訊後,能進行自主風險管理。
在建置「安全臺灣SafeTaiwan風險管理協作平台」的同時,陳守強也接下建置「第3 代公路監理監理資訊系統」的工作,希望能順利取代已經運作超過20年、資訊架構明顯過時的前一代系統。從104年公路監理系統的交易量來看,光內部就達2.2億筆,外部連結機關交易量更達2.7億筆,就可看出這個系統的複雜度,其中更將牽涉到汽燃費、牌照稅等徵收。
陳守強更重視的是,必須做到能同時掌握監理業務和資訊技術二項專業,才能讓「第3 代公路監理監理資訊系統」的建置工作,獲得保障。除和公路總局業務單位密切配合外,也積極引進外界的諮詢顧問力量,甚至打開數量相當龐大的端末設備,進行測試。
「第3 代公路監理監理資訊系統」還進入行動化的App服務,是監理服務的一大跨步,不僅累積超過50萬的下載量,平均每天超過5萬人使用,並可線上繳費,如此服務樣態多元的龐大系統,在實境測試期間,就已榮獲103年資訊月「百大創新產品獎」。
但不論是「安全臺灣SafeTaiwan風險管理協作平台」,還是「第3 代公路監理監理資訊系統」,陳守強都將榮耀歸屬於過去五年多來,參與建置的每個團隊及每位同仁。未來也希望落實資訊服務管理ITSM、資訊安全管理ISMS、個資保護管理PIMS等制度,把優質資訊服務持續帶給機關內部及外部的顧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