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人簡介

姓名
洪子聖 Horng, Tzyy-Sheng
服務單位/職稱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學歷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工程博士
專長領域
射頻/微波電路與系統、無線通訊與感測
座右銘
吾道一以貫之

得獎理由

  • 資訊學術研究方面表現亮眼,近年來曾多次發表射頻與微波領域之論文於國際頂尖期刊上,並於2016年榮獲IEEE Fellow頭銜。
  • 從事射頻與微波領域的尖端技術研究,開發創新的無線通訊與感測器系統。已指導20 位博士生及超過100 位碩士,在國際重要期刊及會議之論文超過250 篇,獲證專利超過80 件,簽約技術授權金額累計近1 億元新台幣。
  • 近五年內曾多次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獎、傑出研究獎,也與業界互相合作開發創新技術,並以運用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首先感謝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每年舉辦資訊月「傑出資訊人才獎」選拔活動,我很榮幸成為110年度得獎人,這對我長期投入台灣電子資訊科技研究領域無疑是重要的肯定與鼓勵。最近產業界經常聯繫我很多是為了招募我的學生,我學成歸國從事大學教職迄今將近三十載,指導的博士畢業生超過二十位,碩士畢業生超過一百位,這些畢業生開枝散葉在台灣產學界從事射頻與微波技術的研發,表現敬業且稱職,佳評如潮,讓時有所聞的我感受到作育英才的無比快樂,故願將此次得獎榮耀與我的學生共享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因無線電與雷達等軍事用途,讓射頻與微波技術被世界各國列為國防管制科技,直到1990年代冷戰結束後才紛紛解禁轉為民生用途。被射頻與微波技術及其發展潛力深深吸引的中山大學教授洪子聖恰巧學成歸國,有幸躬逢其盛,乘上行動通訊與物聯網等科技潮流浪潮,致力於研發創新的無線通訊與感測器系統,浸淫在現今全世界產值最高影響人類生活最為深遠的行動通訊,迄今將近三十載仍孜孜不倦。

COVID-19疫情帶動了零接觸商機蓬勃興起,遠距會議、醫療、教育等需求,讓行動通訊與物聯網等科技更形重要。洪子聖認為射頻與微波作為行動通訊、物聯網等應用的技術核心,絕對是後疫情時代中不可或缺的要角,這樣的趨勢也將使得產學之間的合作關係更為緊密、重要。

近五年內曾多次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獎、傑出研究獎,與業界互相合作開發創新技術多年洪子聖表示,技轉或共同合作開發產品,能讓學校更清楚產業生態,不至困在學術象牙塔中。然而廠商迫於市場競爭壓力,較為重視成本與產品上市時間,有利以現有產品追隨者的角色來爭取市場佔有率,故會盡可能控制技術研發成本與壓縮技術開發時間,難免忽略技術創新與智財布局,這都是合作過程中需要多方溝通協調的。

洪子聖進一步指出,國外廠商多較為重視技術創新與智財布局,以期待成為開拓市場的領導先驅。建議國內廠商能多參考先進國家的經驗,以優質的規格而非低廉的價格來作為市場競爭主軸,如此才有強大的驅動力來培養人才,進而推動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