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人簡介

姓名
王蒞君Wang, Li-Chun
服務單位/職稱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大數據中心主任
學歷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 電機電腦工程博士
專長領域
無線通信、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AI解決方案
座右銘
勇於挑戰、尊敬真理、智慧取捨、以身作則、榮神益人

得獎理由

  • 學術研究方面,曾榮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及科技部所頒發之多項獎項,足見學術研究之貢獻。
  • 人才培育方面,參選人帶領多位學生獲得多項論文獎,充分展現對我國培育優秀資訊技術人才之貢獻。
  • 除學術研究外,也積極與國內外產業界合作,包含有香港新思科技和英業達,對資訊產業發展貢獻良多。
  • 名列Guide2 Research網站計算機科學領域頂尖學者,且無論人才培育、技術及學術研究皆屬頂尖,值得讚許。

得獎感言

身為交通大學的教授,深深覺得個人的成就大部分決定於學生的表現,所以我首先要非常感謝我實驗室一群努力實踐交大校訓「崇實篤行、知新致遠」的歷屆學生,他們面對挑戰性的研究議題,抱持對我的信任和自我的勇氣,克服萬難,創造出我意想不到的成果和價值。在我任教交大20年的期間,讓我深深體會到能夠在快速變化科技發時代能夠生存的是不變原則,就是要快速改變並適應。感謝交大的優質研究環境,讓我能夠順利地從無線通訊、寬頻網路、到人工智慧都有一些貢獻。感謝校內主管及師長同仁們給予支持與鼓勵。

更感謝主辦單位及評審委員的肯定。最後感謝我的家人一路支持,讓我可以專心投入熱愛的工作,衷心感謝。

問對問題是成功的開始

「你若是問了一個好問題,那你的研究就已成功了一半!」這是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王蒞君教授當年負笈美國,一位指導老師在首次見面時的贈言。時至今日,不論是王蒞君教授在從事產學合作、或是帶領學生,都希望擁有開放的心態,能提出好問題,能團隊合作,能明確相互傳達、溝通想法,最後能成功 解決問題。

王蒞君教授回想從雲端運算、大數據到人工智慧的一連串資訊科技發展歷程,當初是如何選擇這樣的創新方向?一切似乎都是順時勢而為之,掌握時機,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第一個元素「天時」。只是學界在進行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也會問實際應用方向和場域會在那裡呢?此時產業界從提出「人工智慧是什麼」這個問題開始,然後提出為什麼需要人工智慧,最後問:怎麼做?

在王蒞君教授的心目中,這不僅是一種相互理解的過程,也會常常碰撞出值得珍惜的火花。這樣的創新過程著重在解決問題,而且常常是從零開始,充分利用產業界提供的專業領域知識和場域,也就是「地利」,透過結合學界研究的演算法解決議題,慢慢地細心cultivate(培育)出傑出人才,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的目標。

同時王蒞君教授在從事產學合作的過程中,也親身體認到,台灣雖然多數企業規模大小不一,但在自己專業領域都能非常精簡又精準地完成工作,因此能結合學界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使用非常獨特的各項在地數據資源,能很清楚地指出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讓人深深覺得,台灣的產業界是非常有機會在這一波人工智慧的發展過程中,獲得相當獨特的成果。

而王蒞君教授除積極和產業界合作外,不僅本身在學術研究上,榮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科技部頒發的多項獎項,也帶領學生獲得多項論文獎,並經常參加一些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