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彭啟明 Peng, Chi-Ming   

服務單位/職稱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

專長領域

氣候變遷、開放資料

座右銘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 運用開放資料,創立第一家民間氣象公司,取得臺灣第一張氣象預報證照。運用人工智慧、資料探勘及數據分析等資訊技術,創新天氣服務商業模式,提高預報準確度及客戶滿意度,提供客製化的商業服務。
  • 研發全方位閃電監測網,透過臺、澳、美跨國合作,可完整偵測雲中閃電,提前劇烈天氣預警時間,對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具有貢獻。
  • 帶領臺灣開放資料聯盟,促進政府資料開放,臺灣資料評比2015、2016連續二年蟬聯全球第一名,並邀集日、泰、韓、馬、菲、柬、印尼、印度,成立「亞洲開放資料合作夥伴(Asia Open Data Partnership, AODP)」,使臺灣成為資料開放及應用領先的國家。

      全球的氣象交換是 Open Data的表率,很有榮幸的在台灣推動開放資料時躬逢其盛,在一群夥伴共同努力下,有明顯的成績。開放資料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文化,亞洲國家普遍缺乏這樣的開放基因,因此跌跌撞撞,但大家一起對台灣有信心,希望更好,持續共同的參與付出。
    能得到這個獎項,代表國人對於開放資料的認同與肯定。展望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例如政府與民間的競爭或合作,如何創造有利的生態系,開放資料更是政府的轉型正義,能夠讓政府提升,用資料來做決策。讓更多年輕朋友能夠參與,並能由台灣走向全世界,我們還有一大段的路要走。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彭啟明總經理從運用開放資料,創立台灣第一家民間氣象公司,到帶領臺灣開放資料聯盟,透過國際接軌,大幅提升台灣的能見度,但彭啟明總經理仍不忘提醒,透過國際鏈結,可以縮短台灣在摸索運用開放資料的成本,但也必須承認相對於硬體的製造業,資料是台灣很不熟悉的領域,應該更快地跟上別人的腳步。

      氣象領域本來就是無國界,也讓彭啟明總經理從創業以來,就一直面臨來自國際的競爭,但也正因為如此,當他出任臺灣開放資料聯盟會長後,除希望聯盟能扮演民間業者、社群和政府溝通的橋樑外,也從一開始就積極建立國際鏈結,期待透過國際成功的範例,更加強台灣推動開放資料的信心,形成愈開放,民間產業就會愈蓬勃發展的正向循環。

      彭啟明總經理指出,開放資料看似簡單,但推動過程是很困難的。臺灣開放資料聯盟必須扮演政府側翼的角色,體認到政府在開放資料的過程中,也是擔負著風險,而且開放資料本身就深具價值,在一步一步、愈來愈開放的過程中,逐漸成為正向的生態系。

      透過政府和臺灣開放資料聯盟的努力,不僅讓臺灣資料評比在2015、2016連續二年蟬聯全球第一名,並邀集日、泰、韓、馬、菲、柬、印尼、印度,成立「亞洲開放資料合作夥伴(Asia Open Data Partnership,AODP)」,使臺灣成為資料開放及應用領先的國家。

      彭啟明總經理表示,雖然在考量台灣在發展開放資料的條件和定位上,也許不是全世界最好的國家,但是在亞洲還是擁有相當大的機會,所以聯盟致力推動「亞洲開放資料合作夥伴(Asia Open Data Partnership,AODP)」。台灣透過和這些夥伴共同發展開放資料,將可讓台灣發展開放資料產業的觸角伸向海外,掌握這塊不容忽視的商機。

      而在多次赴海外參訪的行程中,彭啟明總經理也觀察到,走過的國家愈多,也愈發現台灣在處理資料方面的不足。近來包括湄公河周遭的五個國家、非洲的一些國家也都在談開放資料,可見國際上開放資料的進展相當快速,當務之急,台灣必須盯緊國際發展態勢,儘速追上歐美的腳步。

      彭啟明總經理表示,其實除了政府的資料開放外,民間的資料也可能透過一套交換平台或資料市集,進行有價的交換和合作。以往可能擁有資料的民間公司並不多,但近年來擁有資料的公司和處理資料人才愈來愈多,預期未來一、二年,像Data Hub這樣的資料處理交換平台,將有可能實現。